脾臟叩診、膀胱叩診、胃泡鼓音區(qū)、腎臟叩診、肝臟及膽囊叩診都是外科常見檢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備考復習初級護師考試,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專門整理了腹部臟器叩診如下。
1.膀胱叩診
當膀胱觸診結果不滿意時可用叩診來判斷膀胱膨脹的程度。膀胱叩診一般由臍水平開始叩向恥骨聯(lián)合,正常人排尿后膀胱空虛時,因恥骨聯(lián)合上方有腸管存在,叩診呈鼓音,叩不出膀胱的輪廓。膀胱內(nèi)有尿液充盈時可在恥骨上叩出圓形濁音區(qū)。妊娠子宮、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時該區(qū)叩診也呈濁音,應予鑒別。腹水時恥骨上叩診也可有濁音區(qū),但濁音區(qū)的弧形上緣凹向臍部,而脹大膀胱的濁音區(qū)弧形上緣凸向臍部;排尿后復查,如濁音區(qū)轉為鼓音,即為尿潴留所致的膀胱腫大。
2.胃泡鼓音區(qū)
位于左前胸下部肋緣以上,約呈半圓形,為胃內(nèi)含氣所致。其上界為膈及肺下級,下界為肋弓,左界為脾臟,右界為肝左緣。正常情況下此區(qū)大小與胃內(nèi)含氣量的多少有關,也受鄰近器官和組織的影響。胃擴張、幽門梗阻等時可見明顯擴大;心包積液、左側胸腔積液、肝左葉腫大、脾腫大等時可見明顯縮?。划斘竷?nèi)充滿液體或食物時,鼓音區(qū)消失而轉為濁音,見于進食過多所致急性胃擴張或溺水患者。
3.腎臟叩診
主要檢查腎臟有無叩擊痛。被檢查者取坐位或側臥位。檢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被檢查者的腎區(qū)(肋脊角處),右手握拳用輕到中等強度的力量向左手背進行叩擊。健康人無叩擊痛。腎炎、腎盂腎炎、腎結石、腎結核及腎周圍炎患者,腎區(qū)可有不同程度的叩擊痛。
4.肝臟及膽囊叩診
叩診肝臟上、下界,一般都是沿右鎖骨中線、右腋中線和右肩胛線由肺區(qū)往下叩向腹部。當由清音轉為濁音時即為肝上界,此處相當于肝頂部;由于被肺遮蓋,故又稱肝相對濁音界。再往下叩1~2肋間,由濁音變?yōu)閷嵰魰r,此處的肝臟不再被肺所遮蓋,稱肝絕對濁音界。繼續(xù)往下叩,由實音轉為鼓音處,即為肝下界。但確定肝下界時,最好由腹部鼓音區(qū)沿右鎖骨中線或正中線向上叩,由鼓音轉為濁音處即是。因肝下界與胃、結腸等重疊,很難叩準。一般叩得的肝下界比觸得的肝下緣高1~2 cm.正常肝上界在右鎖骨中線第5肋間,下界在右季肋下緣,兩者距離為9~11cm,即肝濁音區(qū)的上下徑;在腋中線上,其上界為第7肋間,下界相當于第10肋水平;在右肩胛線上,上界為第10肋間,下界不易叩出。體型對肝臟位置有一定影響,矮胖型者肝上、下界均可高1個肋間,瘦長型者則可低1個肋間。病理情況下,肝濁音界上移見于右肺纖維化、右下肺不張、氣腹和鼓腸等;肝濁音界下移見于肺氣腫、右側張力性氣胸、內(nèi)臟下垂等。肝濁音界擴大見于肝癌、肝膿腫、肝炎、肝淤血、多囊肝等;膈下膿腫時,由于肝臟下移和膈肌升高,肝濁音區(qū)也擴大,但肝臟本身并未增大。肝濁音界縮小見于急性肝壞死、肝硬化和胃腸脹氣等。肝濁音界消失,代之以鼓音者,多因肝表面覆蓋有氣體所致,是急性胃腸穿孔的一個重要征象,亦可見于腹部大手術后數(shù)日內(nèi)、人工氣腹后等。肝區(qū)叩擊痛對于診斷肝炎、肝膿腫或肝癌有一定意義。膽囊區(qū)叩擊痛為膽囊炎的重要體征。
5.脾臟叩診
脾濁音區(qū)的叩診宜采用輕叩法,沿左腋中線由上向下進行叩診。正常脾濁音區(qū)在該線上第9~第11肋間,寬4~7cm,前方不超過腋前線。脾濁音界擴大常見于各種原因所致脾臟腫大。脾濁音界縮小常見于潰瘍穿孔、外傷性脾破裂、游走脾、肺氣腫、左側氣胸及結腸脹氣等。
以上知識點帶大家了解了脾臟叩診、膀胱叩診、胃泡鼓音區(qū)、腎臟叩診、肝臟及膽囊叩診都是外科常見檢查的方法,想了解更多2020年主管護師考試高頻考點,歡迎關注>>初級護師知識點公式法速記>>2020初級護師備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