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治療腦梗死的主要穴位有哪些?
針灸治療腦梗死時,主要選取的穴位有以下幾個:
1. 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此穴具有醒腦開竅、調和陰陽的作用。
2. 風池穴:在后頸部,當枕骨下方,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用于治療頭痛、眩暈等癥狀。
3. 內關穴:手腕橫紋上方兩寸處,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此穴位可以調節(jié)心臟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
4. 三陰交: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后緣。對于腦血管疾病引起的下肢無力有較好的療效。
5. 足三里:位于膝蓋下方四指寬處,外膝眼直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中指)。此穴位能夠強身健體、促進腸胃蠕動,對恢復期患者有益。
6. 太溪穴:腳踝內側,當跟腱與內踝之間的凹陷處。可補腎益智,對于腦梗死后遺癥如記憶力減退等有一定療效。
7. 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指關節(jié)中點。此穴位具有清熱解毒、鎮(zhèn)靜安神的功效。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醫(yī)生會選取合適的穴位組合進行針灸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并由專業(yè)醫(yī)師實施。
1. 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此穴具有醒腦開竅、調和陰陽的作用。
2. 風池穴:在后頸部,當枕骨下方,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用于治療頭痛、眩暈等癥狀。
3. 內關穴:手腕橫紋上方兩寸處,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此穴位可以調節(jié)心臟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
4. 三陰交: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后緣。對于腦血管疾病引起的下肢無力有較好的療效。
5. 足三里:位于膝蓋下方四指寬處,外膝眼直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中指)。此穴位能夠強身健體、促進腸胃蠕動,對恢復期患者有益。
6. 太溪穴:腳踝內側,當跟腱與內踝之間的凹陷處。可補腎益智,對于腦梗死后遺癥如記憶力減退等有一定療效。
7. 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指關節(jié)中點。此穴位具有清熱解毒、鎮(zhèn)靜安神的功效。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醫(yī)生會選取合適的穴位組合進行針灸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并由專業(yè)醫(yī)師實施。
學員討論(0)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