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醫(yī)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兩個多月,今天小編帶大家學習的是涼血止血藥:地榆,一起來看看吧。
地榆
【藥用】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地榆的根及根莖。
【性味與歸經】苦、酸,微寒。入大腸經。
【功效】涼血止血,瀉火斂瘡。
【臨床應用】
1.用于燙傷、皮膚潰爛、流脂水、疼痛等癥。
地榆瀉火毒并有收斂作用,燙傷后,取生地榆研極細末,麻油調敷,可使脂水減少,疼痛減輕,愈合加速,為治燙傷要藥。
2.用于便血、血痢、痔瘡出血、尿血、崩漏等癥。
地榆涼血止血,善于治下部出血的病癥,尤其對痔血、便血等癥為常用之品,往往與槐花等藥配合應用。
【方劑舉例】地榆丸(《證治準繩》)地榆、當歸、阿膠、黃連、訶子肉、木香、烏梅。治痢疾或血痢。
【處方用名】地榆炭(炒至外黑內呈老黃色為度。用以止血)、生地榆(研末,外用可治燙傷)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外用適量。
【按語】
1.本品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除用于止血之外,還可應用于痢疾、燒傷、皮炎、濕疹及狂犬病等。
2.地榆性寒而降,功能涼血止血,瀉火解毒。前人說:「古者斷下多用之」。用治一切血癥,而以下焦血熱如腸風下血、血痢、崩漏等癥為主;其它如吐血、咯血、衄血,亦可應用。
3.過去一般用治便血,多用地榆炒炭。近年來經臨床實踐,體會到用生地榆治便血,也有一定效果。在必要時劑量可用五錢至一兩,煎服。
推薦閱讀:
以上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編輯發(fā)布,更多精彩內容盡在醫(yī)學教育網中醫(yī)內科主治醫(yī)師欄目。關注醫(yī)學教育網,跟有經驗的老師學,老師們結合自己數(shù)年的醫(yī)考輔導經驗,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濃縮精華,為大家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沖刺階段,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提供了超值精品班、無憂實驗班,歡迎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