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石的概念、形成、致病特點是2020年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筆試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相關知識,供考生朋友們參考。
(一)結石的概念
結石,是指停滯于臟腑管腔的堅硬如石的物質,是一種砂石樣的病理產物。其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停滯體內,又可成為繼發(fā)的致病因素,引起一些疾病。
(二)結石的形成
結石的成因較為復雜,機制亦不甚清楚。下列一些因素可能起著較重要的作用。
1.飲食不當:偏嗜肥甘厚味,影響脾胃運化,蘊生濕熱,內結于膽,久則可形成膽結石;濕熱下注,蘊結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腎結石或膀胱結石。若空腹多吃柿子,影響胃的受納通降,又可形成胃結石。此外,某些地域的飲水中含有過量或異常的礦物及雜質等,也可能是促使結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情志內傷:情欲不遂,肝氣郁結,疏泄失職,膽氣不達,膽汁郁結,排泄受阻,日久可煎熬而成結石。
3.服藥不當:長期過量服用某些藥物,致使臟腑功能失調,或藥物潴留殘存體內,誘使結石形成。
4.其他因素:外感六淫、過度安逸等,也可導致氣機不利,濕熱內生,形成結石。此外,結石的發(fā)生還與年齡、性別、體質和生活習慣有關。
(三)結石的致病特點
結石停聚,阻滯氣機,影響氣血,損傷臟腑,使臟腑氣機壅塞不通,而發(fā)生疼痛,為其基本特征。
1.多發(fā)于膽、胃、肝、腎、膀胱等臟腑:肝氣疏泄,關系著膽汁的生成和排泄;腎的氣化,影響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腎功能失調易生成結石。且肝合膽,腎合膀胱,而胃、膽、膀胱等均為空腔性器官,結石易于停留,故結石為病,多為肝、膽結石,腎、膀胱結石和胃結石。也可發(fā)生于眼(角膜結石、前房結石)、鼻(鼻石)、耳(耳石)等部位。
2.病程較長,輕重不一:結石多半為濕熱內蘊,日久煎熬而成,故大多數結石的形成過程緩慢而漫長。結石的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其臨床表現(xiàn)各異。一般來說,結石小,病情較輕,有的甚至無任何癥狀;結石過大,則病情較重,癥狀明顯,發(fā)作頻繁。
3.阻滯氣機,損傷脈絡:結石為有形實邪,停留體內,勢必阻滯氣機,影響氣血津液運行??梢娋植棵洂炈嵬吹?,程度不一,時輕時重。甚則結石損傷脈絡而出血。
4.疼痛:結石引起的疼痛,以陣發(fā)性為多,亦呈持續(xù)性,或為隱痛、脹痛,甚或絞痛。疼痛部位常固定不移,亦可隨結石的移動而有所變化。結石性疼痛具有間歇性特點,發(fā)作時劇痛難忍,而緩解時一如常人。
以上關于“結石的概念、形成、致病特點”的文章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隨時關注醫(yī)學教育網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欄目!
張鈺琪老師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張鈺琪老師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