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整理“理血劑:活血祛瘀—溫經湯《金匱要略》”,正在復習的中西醫(yī)內科主治醫(yī)師考生,速度掌握!
溫經湯《金匱要略》
【組成】吳茱萸三兩 當歸 芍藥 川芎 人參 桂枝 阿膠 牡丹皮 生姜 甘草各二兩 半夏半升 麥冬一升
【用法】水煎,阿膠烊化沖服。
溫經湯用桂萸芎,歸芍丹皮姜夏冬
參草阿膠調氣血,暖宮祛瘀在溫通
【功用】溫經散寒,養(yǎng)血祛瘀。
【主治】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
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塊,淋瀝不暢,或月經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而見少腹里急,腹?jié)M,傍晚發(fā)熱,手心煩熱,唇口干燥,舌質暗紅,脈細而澀。
亦治婦人宮冷,久不受孕。
注:瘀血性失血,流血伴有腹痛
【組方原理】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血),數(shù)十日不止,暮即發(fā)熱,少腹里急,腹?jié)M,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半產,受寒→寒血凝滯→脈絡瘀阻→損傷脈絡,血溢脈外→流血
治療應溫經祛寒+活血,本身有出血癥狀,故活血不宜太猛,還要養(yǎng)血,同時止血,本身有陰虛內熱,還要養(yǎng)陰、清虛熱
虛、寒、瘀、熱錯雜,以沖任虛寒,瘀血阻滯為主。
治當溫經散寒,祛瘀養(yǎng)血,兼清虛熱。
君——吳茱萸、桂枝,溫經散寒,通利血脈
(吳茱萸入肝經,肝主血海,溫經散寒,但走氣分不走血分加入桂枝, “溫血通經”;二藥相配溫經散寒兼活血)
臣——當歸、川芎,活血祛瘀,養(yǎng)血調經;丹皮,活血散瘀,又清血分虛熱
佐——阿膠、白芍、麥冬,養(yǎng)血調肝,滋陰潤燥,且清虛熱,并制吳茱萸、桂枝之溫燥;人參、甘草,益氣健脾,以資生化之源;半夏、生姜,辛開散結,通降胃氣,以助祛瘀調經
使——甘草,調和藥性
以上“理血劑:活血祛瘀—溫經湯《金匱要略》”由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