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會議中心

發(fā)布醫(yī)學會議通知
我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醫(yī)學會議中心> 醫(yī)學專家視點

方方教授:形體雕塑去脂肪及自體顆粒脂肪轉移

2016-09-07 15:25
  首先,方教授先給我們系統的介紹了脂肪抽吸及溶脂技術。脂肪抽吸是通過負壓吸引將皮下過多的脂肪組織以顆粒狀或乳化、液態(tài)形式吸出,從而達到形體雕塑美容的目的。溶脂技術是通過物理或化學等技術將脂肪分解或溶化的過程。
 
  吸脂術的適應證:1. 無嚴重心、肝、腎疾病及高血壓的局部脂肪堆積者均可接受;2. 一般以局部脂肪堆積為主的輕、中度肥胖為最佳適應證;3. 周身彌漫性單純性肥胖有彎腰、下毒、步行等障礙者也可進行手術 4. 手術者年齡18~50歲為佳 5. 抽吸的部位以腹部、腰部、臀部、大腿內外側為多。
 
  隨后,方教授介紹了具體的脂肪抽吸路徑,幾乎身體所有肥胖部位均可以抽吸,但進針點的選擇都應做到隱蔽,避開重要血管、神經及器官。方教授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常見肥胖的常見部位,各部位吸脂的路徑圖及各部位脂肪抽吸的前后對比照,直觀地展現脂肪抽吸效果的強大。
 
  對于脂肪抽吸及溶脂技術這塊,方教授最后談到了其并發(fā)癥及預防與手術前后的處理,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有:1.皮膚瘀斑 2.感覺減退 3.血腫和假性囊腫,適當的壓力包扎和術后引流可預防其發(fā)生 4.皮下硬塊 5. 外觀不平針。術后處理這塊的話,方教授提到:除常規(guī)手術前查體、實驗檢查外,還應在術前對所吸部位進行測量、記錄、照相,術后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穿戴彈性衣褲2~3個月或更長時間。
 
  隨后,方教授向我們介紹了顆粒脂肪的手術方法,具體的手術方法分為三個步驟:顆粒脂肪的抽取、純化和注射移植。經過這三個步驟,面部、肢體皮下軟組織缺損及凹陷治療多經過1-2次注射即得到較滿意的結果,而乳房常常需要多次注射。
 
  最后,方教授對顆粒脂肪移植術做出了總結,其優(yōu)點是:來源豐富,取材容易,操作簡便、安全,可重復進行多次治療,術后病人恢復快,費用低,對組織創(chuàng)傷小,既可減肥,又可移植,一舉兩得。但顆粒脂肪移植術也有適應證:1.用于吸脂失敗術后的局部凹陷及修復 2.身體其他部位皮膚各種原因所致的軟組織凹陷 3.用于乳房整形 4. 填充面部皮下凹陷性缺損或畸形。方教授提出一個問題讓我們展開了討論,顆粒脂肪移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經過激烈的討論后,方教授對問題的答案進行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