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植物細胞的發(fā)展:
英國皇家科學學會的Robert Hooke(羅伯特。胡克)用荷蘭人Leeuwenhoek(列文虎克)發(fā)明制作的顯微鏡觀察了一小片軟木,看到軟木是由許多蜂窩狀的小格子組成,Hooke將每一個格子稱作“細胞”。1838~1839年,德國植物學家Matthias Schleiden(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根據(jù)對植物植物細胞植物細胞(3張)
和動物觀察的大量資料提出:一切動、植物有機體都由細胞組成;每個細胞是相對獨立單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整體生命。第一次明確地指出了細胞是有機體結構的基本單位,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從而建立了細胞學說(cell theory)。恩格斯高度評價了細胞學說,把它與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并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細胞學說為生物科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初,研制成電子顯微鏡,大大提高了顯微鏡的分辨率,從而使人們看到了光學顯微鏡下所看不到的更為精細的結構。20世紀60年代,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從植物離體細胞培養(yǎng)成完整的植株,這一事實表明了離體的單細胞具有遺傳上的全能性。施萊登、施旺更進一步證明了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醫(yī)|學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也是生物個體發(fā)育和系統(tǒng)發(fā)育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