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微生物學]對淋病奈瑟菌敘述錯誤的是
選項:
A.為G一雙球菌
B.菌毛為主要致病物質
C.分離培養(yǎng)用巧克力血瓊脂平板
D.可引起淋病和新生兒膿漏眼
E.抵抗力強
答案:
E
解析:
答復:本題目選E
對淋病奈瑟菌敘述錯誤的是
A.為G一雙球菌
B.菌毛為主要致病物質
C.分離培養(yǎng)用巧克力血瓊脂平板
D.可引起淋病和新生兒膿漏眼
E.抵抗力強
淋病的病原體是淋病奈瑟菌,又稱淋病雙球菌、淋球菌、淋菌,是奈瑟于1879年首先發(fā)現的。它與腦膜炎奈瑟菌、粘膜奈瑟菌、干燥奈瑟菌、微黃與淺黃奈瑟菌同屬奈瑟菌屬,是一群革蘭氏陰性雙球菌。人是奈瑟菌屬的天然宿主,但對人致病的只有淋球菌及腦膜炎球菌。淋病菌多侵犯尿道粘膜,常位于中性粒細胞內,其他的均存在于鼻咽腔粘膜,位于細胞外,其生化反應各異,可資鑒別。
淋球菌具有下列生物學特征:
淋球菌適于潮濕(相對溫度80%~85%)、溫暖(35.5℃~36.5℃)、中性偏堿(pH7.2~7.6)、含5%~10%二氧化碳的條件下生長。最怕干燥,在完全干燥環(huán)境下只能存活1~2小時,對溫度變化敏感,超過38℃或低于30℃則不能生長,在培養(yǎng)基上室溫放置1~2天即可死亡,在39℃存活13小時,42℃存活15分鐘,50℃存活5分鐘。如在不完全干燥的衣褲、被褥、毛巾、玩具上則可存活18~24小時。一般消毒劑容易將它殺滅,在1:4000硝酸銀溶液中7分鐘死亡,1%石炭酸溶液中3分鐘內死亡。
淋球菌呈卵圓或豆狀,常成雙排列,鄰近面扁平或稍凹,像兩瓣黃豆對在一起,大小0.6μm×0.8μm。革蘭氏染色陰性,呈粉紅色,美藍染色呈藍色。急性炎癥期細菌多在患者分泌物的少部分中性粒細胞的胞漿中,慢性期則多在細胞外,且有些可呈單個球形或四聯(lián)狀。人工培養(yǎng)后形態(tài)亦常呈球形、單個、成雙或四聯(lián)排列。
淋球菌較為嬌嫩,酶系統(tǒng)不完整,初代培養(yǎng)普通培養(yǎng)基不易成功,需在含有動物蛋白的培養(yǎng)基上,且含有5%~10%二氧化碳的條件下才能生長。淋球菌在血瓊脂培養(yǎng)基孵育24小時后,可形成直徑0.5~1mm的圓形稍隆起,濕潤光滑,半透明,邊緣呈花瓣狀,有粘性的露滴狀菌。
淋球菌的生化反應不發(fā)達,只分解葡萄糖,產酸不產氣,不分解麥芽糖及蔗糖。藉助上述生化特性亦可與腦膜炎球菌及其他奈瑟菌相鑒別。淋球菌能產生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在診斷上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