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適宜技術主要是指什么呢?
一、針灸療法:
是屬于針法類,“針”是指“針刺”,是一種利用各種針具刺激穴位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常用體針、頭針、耳針、足針、梅花針、火針、電針、穴位注射、小針刀療法等。傳統(tǒng)醫(yī)學對疑難病治療常以針罐齊施、針藥并用、內外同治獲得最優(yōu)療效。“針灸療法,重在得氣,得氣方法,提插捻轉,虛實分清,補瀉適宜”。針法類包含體針療法、放血療法、頭針療法、耳針療法、足針療法、腕踝針療法、梅花針療法、火針療法、電針療法、穴位療法、針刀療法、艾灸療法、火罐療法、刮痧療法等。
二、灸法類:
“灸”是指艾灸,艾灸療法簡稱灸法。是運用艾絨或其他藥物點燃后直接或間接在體表穴位上熏蒸、溫熨,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氣血,疏通經絡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調和陰陽、扶正驅邪、行氣活血、驅寒逐濕、消腫散結等作用,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治法。艾灸不但可以預防疾病,而且也能夠延年益壽。“人于無病時常灸足三里、三陰交、關元、氣海、命門、中脘、神闕等穴,亦可保百余年壽也”。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三、按摩療法:
也屬于“手法類”,其中包括頭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蹺療法、整脊療法、捏脊療法、背脊療法、按摩療法、撥筋療法、護腎療法、按揉涌泉穴、小兒推拿療法、點穴療法等。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夠起到養(yǎng)生保健,益壽延年的功效。
四、中醫(yī)外治療法:
也叫外治療法,包括刮痧療法、灌腸療法、火罐療法、竹灌療法、藥摩療法、天灸療法、鹽熨療法、熏洗療法、藥浴療法、香薰療法、火熨療法、芳香療法、外敷療法、膏藥療法、中藥蠟療、敷臍療法、蜂針療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