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十大品牌教育機構!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衛(wèi)生資格考試>(035)內分泌科主治醫(yī)師(中級師) > 正文

糖尿病診斷及分型

2009-10-19 11:55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 】【打印】【我要糾錯

  糖尿病診斷和分型是對糖尿病研究的逐漸深入而豐富起來的,由于認識的局限性,現行的分類辦法仍是暫時的,還需不斷修改。最早糖尿病診斷和分型是采用l980年WHO糖尿病專家委員會的標準,1985年又重新確定。1997年鑒于10多年的研究進展,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提出了關于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修改糖尿病診斷和分型的建議。其要點是:①取消胰島素依賴型糖尿。↖DDM)和胰島素非依賴型糖尿病(NIDDM)的醫(yī)學術語;②保留1型、2型糖尿病的名稱,用阿拉伯數字,不用羅馬數字;③保留妊娠期糖尿病(GDM);④糖耐量減低(IGT)不作為一個亞型,而是糖尿病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⑤取消營養(yǎng)不良相關糖尿病。1999年WHO糖尿病專家咨詢委員會基本認可1997年ADA提出的標準作為新的糖尿病診斷和分型標準,1999年中國糖尿病學會也決定采用該標準。

  1.糖尿病診斷

  血糖升高是診斷糖尿病的主要根據,應注意單純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應加測餐后血糖,必要時應做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血糖應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取靜脈血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比全血血糖高約15%.OGTT的葡萄糖負荷量成人為75g,兒童1.75g/kg,總量不超過75g.服糖前及服糖后30、60、120、180分鐘測定血糖。尿糖陽性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線索,但尿糖不作為糖尿病診斷指標。

 。1)空腹血漿葡萄糖(FPG):FPG<6.0mmol/L(110mg/dl)為正常,≥6.0~<7.0mmol/L(≥110~<126mg/dl)為空腹血糖受損(IFG),≥7.0mmol/L(126mg/dl)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證實。

 。2)OGTT中2小時血漿葡萄糖(2hPG):2hPG<7.8mmol/L(140mg/dl)為正常,≥7.8~<11.1mmol/L(≥140~<200mg/dl)為IGT,≥11.1mmol/L(200mg/dl)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證實。

  (3)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糖尿病癥狀+隨機血糖≥11.1mmol/L(200mg/dl),或FPG≥7.0mmol/L(126mg/dl),或0GTT中2hPG≥11.1mmol/L(200mg/dl)。癥狀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證實,不主張做第三次OGTT.

  2.糖尿病分型:糖尿病分為四種類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類型和妊娠糖尿病。

 。1)1型糖尿病:

  患者有胰島β細胞破壞,引起胰島素絕對缺乏,有酮癥酸中毒傾向。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青少年。起病急。代謝紊亂癥狀明顯,患者需注射胰島素以維持生命。包括免疫介導和特發(fā)性兩種亞型。免疫介導糖尿病常有一種或多種自身抗體存在,例如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和谷氨酸脫羧酶65(GAD65)抗體等。

  (2)2型糖尿。

  患者大部分超重或肥胖,也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成年人。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伴或不伴胰島素抵抗;坚t(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者在疾病初期大多不需要胰島素治療。通常無酮癥酸中毒傾向,但在感染等應激情況下,也可誘發(fā)酮癥酸中毒。2型糖尿病的遺傳易感性較1型糖尿病強烈。由于高血糖發(fā)展緩慢,許多患者早期因無典型癥狀,未能引起足夠注意,多年未就診、未發(fā)現糖尿病,發(fā)現糖尿病時已有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發(fā)生。

 。3)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

  此類型按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分為8種亞型:①B細胞功能遺傳性缺陷;②胰島素作用遺傳性缺陷;③胰腺外分泌疾。虎內分泌疾;⑤藥物和化學品所致糖尿病;⑥感染所致糖尿;⑦不常見的免疫介導糖尿。虎嗥渌c糖尿病相關的遺傳綜合征。

  (4)妊娠糖尿病

  指妊娠期初次發(fā)現的IGT或糖尿病,原來已有糖尿病而現在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內。這一類型的臨床重要性在于有效地處理高危妊娠,從而降低許多與之有關的母、嬰圍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產后血糖正常者應在分娩后6周做OGTT,重新評估糖代謝狀況并進行終身隨訪。

  上一篇: 糖尿病的概念

  下一篇: 糖尿病的臨床特點

相關新聞:
特別推薦
43大類,1000多門輔導課程
正保醫(yī)學會議中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