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樣觀察法
將藥劑樣品貯存在室溫中,定期檢測,觀察其外觀(包括:色澤變化、澄明度變化等),進行質量檢查(包括:定性鑒別、含量測定、pH檢測、雜質檢查、衛(wèi)生檢測等),了解貯存過程中的變化。如果將藥劑分別貯存在3℃~5℃、20℃~25℃和33℃~37℃的恒溫條件下,又分為光照組和避光兩組,進行對比觀察和檢測,則結果更有說服力。將所得結果逐項記錄、比較、分析和總結,就可確定該藥劑的有效期。此法的優(yōu)點:①其結果符合生產與貯存的實際,真實可靠。②簡便易行。而缺點是:①觀察時間太長,效率低。②不易找出影響穩(wěn)定性的因素,不利及時改進產品質量。
比較試驗法
按不同處方和制備工藝,制成同一劑型,在同一貯存條件下,進行留樣觀察,并比較其療效、毒副作用和穩(wěn)定性,最終選出最佳處方和工藝,確保質量及穩(wěn)定性。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經(jīng)驗法
美國FDA曾提出:“藥品可在溫度37℃~40℃和相對濕度75%條件下,保存3個月,效價仍在所要求的范圍內,則有效期暫時定為2年。”國內也有廠家將青霉素G規(guī)定在37℃,相對濕度100%情況下,保存3個月,效價仍在所要求范圍內,則有效期定為3年。
化學動力法
采用化學動力學法研究藥物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反應速度常數(shù),推測出藥物在常溫貯存(一般指15℃~25℃)的有效期。此法可較快地預測藥物有效期,并能掌握某些藥物分解反應的一些規(guī)律。
藥物的化學反應常分為:零級、一級、二級反應。其中以一級反應較為常見。所謂一級反應系指反應速度與反應物濃度一次方成正比的反應。求藥物常溫下有效期通常按一級反應來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