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于探討病因、相關因素對于疾病產(chǎn)生的影響。它先按疾病狀態(tài),確定調查對象,選擇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組,與未患這種疾病的對照組,比較兩組人群過去暴露于某種可能危險因素的程度,分析暴露是否與疾病有關。假如病例組有暴露史者的比例或暴露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則可認為這種暴露與某疾病存在著聯(lián)系。這種研究方法是了解和比較病例組與對照組過去的暴露情況,從病例開始以追溯辦法尋找疾病的原因,在時間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顧性研究。
在應用病例一對照研究時應注意:
?、偈紫却_定危險因子,提出病因假設。病因假設可以來源于以往文獻復習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或來源于橫斷面流行病學調查提供的線索,也可來源于臨床醫(yī)療實踐;
?、谌缓蟠_定病例組與對照組的配比方式,一般配比方式有兩種,一是組間配比,也就是混雜因子在兩組間的頻數(shù)分布基本相等。所謂混雜因子就是會夸大或縮小研究因素與疾病之間真實聯(lián)系的一些因素。最常見的如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另一配比方式是配時,即給每個病例挑選一個或數(shù)個混雜因子相同或相近的對照;
③確定配比之后再確定病例組與對照組的人選,不管是病例組或對照組的研究對象,他們的診斷必須明確,應有統(tǒng)一的診斷標準與暴露標準,防止錯分,盡量減少兩個組的選擇偏性,不然會影響調查結果;
④然后設計調查表,調查病例組與對照組對象以往的暴露史,資料收集可采用直接詢問、通信、查閱記錄等方式;
⑤最后將收集到的資料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進行分析。
一般用相對危險度(RR)或比數(shù)比例(優(yōu)勢比OR)或歸因危險度(絕對危險度)(AR)作為暴露與疾病之間關聯(lián)強度的統(tǒng)計量,然后通過成組資料相對危險度的顯著性檢驗及其可信限計算,以推斷疾病與危險因子之間的關系。病例一對照研究的特點是觀察時間短、需要研究的對象少,適合研究一些病程較長的慢性病和一些比較少見的疾病。又由于它一次可研究多個因素,尤其適合那些原因未明疾病的研究。但由于病例一對照研究是對過去因素的回顧性調查,所以準確性較低,可靠性較差,回憶偏倚較大。因此要求嚴格設計、實施和客觀評價,減少與控制偏倚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