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由于患者體內產生了抵抗自身血小板的抗體,導致自身的血小板被過多破壞,血小板數量減少,壽命縮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分急性和慢性兩種,在疾病早期很難鑒別,兩者的病因及轉歸迥然不同。兒童80%為急性型,男女患病概率一樣,春冬兩季易發(fā)病,多數患者有病毒感染史,一般認為是急性病毒感染后的一種天然免疫反應,一旦病原體被清除,疾病在6~12個月痊愈。成人患此病95%以上為慢性型,女性比男性患病概率大,一般認為屬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本病病死率約為1%,多數是因顱內出血而死亡。
對于懷疑患了本病的患者,除了依靠癥狀和體征診斷外,還必須通過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一系列實驗室檢查來確診。首先,血小板是否真正減少,通過全血細胞計數一般檢查就可確定。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僅靠一次檢查結果就判斷血小板減少,需要幾次檢查方可確認血小板減少。其次,檢查患者體內的血小板壽命。健康人體內的血小板壽命為7~10天,而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因為抗體的破壞,生存時間即壽命縮短。第三,骨髓涂片檢查。觀察骨髓中巨核細胞是否正常,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骨髓中產生血小板的巨核細胞減少甚至缺如。第四,檢測血小板相關抗體。由于本病的發(fā)病原因是體內產生了針對血小板的抗體,因此如果查到有此抗體,對診斷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重要價值。通過以上四種檢查,可以確診患者或排除絕大部分可疑患此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