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原和抗體濃度、比例
抗原和抗體濃度、比例對抗原抗體反應影響最大,是決定性因素,如前所述。
(二)電解質(zhì)
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后,其親水性減弱,分子表面所帶的電荷易受電解質(zhì)影響而失去,復合物間的排斥力下降,導致第一階段已形成的可溶性結合物能進一步聯(lián)結,出現(xiàn)明顯的凝集或沉淀現(xiàn)象。試驗中常用0.85%的NaCl溶液作為稀釋液,以提供適當濃度的電解質(zhì)。
(三)溫度
適當?shù)臏囟瓤稍黾涌乖c抗體分子碰撞的機會,加速結合物體積的增大,一般而言溫度越高,形成可見反應的速度越快,但過高則會使抗原或抗體變性失活,影響試驗結果。一般在37℃下進行試驗,但也有些抗原抗體在4℃下進行反應較好。
(四)酸堿度
pH過高或過低都將直接影響抗原或抗體的理化性質(zhì)。例如,醫(yī)學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當pH降至3.0左右時,因接近細菌抗原的等電點,細菌表面蛋白或其他基團所帶的電荷消失,其相互間的排斥力喪失而導致非特異性酸凝集,影響試驗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