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地骨皮的用法用量|功效

2014-01-23 09:49 醫(yī)學教育網
|

【來源】為茄種植物枸杞等的根皮。植物形態(tài)詳“枸杞子”條。

【采集】春初或秋后采挖,洗凈泥土,剝下根皮,曬干。

【炮制】揀去雜質及木心,略洗,曬干,切段。

【性味】甘,寒。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大寒,無毒。”

③《綱目》:“味甘淡,寒。”

【歸經】入肺、肝、腎經。

①《湯液本草》:“足少陰,手少陽經。”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腎二經。”

③《本草匯言》:“入足少陰、足厥陰經。”

【功用主治】清熱,涼血。治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

①《本經》:“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

②《別錄》:“主風濕,下胸脅氣,客熱頭痛,補內傷大勞噓吸,堅筋,強陰,利大小腸,耐寒暑。”

③《藥性論》:“細銼,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腎家風。”

④《食療本草》:“去骨熱消渴。”

⑤《本草別說》:“治金瘡。”

⑥李杲:“治在表無定之風邪,傳尸有汗之骨蒸。”

⑦王好古:“瀉腎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熱,補正氣。”

⑧《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湯漱口,止齒血,治骨槽風。”

⑨《綱目》:“去下焦肝腎虛熱。”

⑩《本草述》:“主治虛勞發(fā)熱,往來寒熱,諸見血證、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癉,中風,眩暈,痙痼,腰痛,行痹,腳氣,水腫,虛煩,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濁。”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6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淋洗,研末撒或調敷。

【宜忌】脾胃虛寒者忌服。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①《醫(yī)學入門》:“忌鐵。”

②《本草匯言》:“虛勞火旺而脾胃薄弱,食少泄瀉者宜減之。”

③《本草正》:“假熱者勿用。”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