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細胞與組織內(nèi)的腫瘤標志對于認識腫瘤的類型及形成治療的生物靶位均有幫助。組織腫瘤標志可粗略分為以下4類:(1)分化標志:激素受體,如:唯二醇受體(ER)、孕酮受體(PR)等。(2)增殖標志:細胞周期相關抗原(Ki67)、PCNA、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周期素(cyclin),周期素依賴的蛋白激酶(CDKs)及CDKs的抑制蛋白(CKIs)等。(3)轉(zhuǎn)移潛在性標志:蛋白酶-脲激酶-血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與組織蛋白酶D,nm23基因產(chǎn)物——一種核苷酸二磷酸激酶,以及細胞粘附因子等。(4)癌基因及抗癌基因:癌基因如:myc、H-ras、erbB2等,抗癌基因如:p53、bcl-2、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克隆出的基因(Rb)及結(jié)腸癌抑癌基因(DCC)等.雖然,這些組織腫瘤標志將來有希望在腫瘤臨床中成為診斷、預后判斷及調(diào)整治療的工具,但絕大多數(shù)在目前還僅處于研究觀察階段。目前,正式用于臨床的只有乳腺激素受體的測定。對決定乳腺癌的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80年代初就有報道:ER(-)/PR(-)采用內(nèi)分泌治療有效率為9%,ER(十)/PR(-)為32%,ER(-)/PR(十)為53%,ER(十)/PR(十)為71%,因此,測定乳腺組織中的ER與PR對于預示內(nèi)分泌治療的效果、決定治療方案是極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