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基礎醫(yī)學理論 > 病理學 > 正文

細胞損傷時細胞核改變

2013-11-28 14:41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細胞損傷時核的改變:

1、核大小的改變

核的大小通常反映著核的功能活性狀態(tài),功能旺盛時核增大,核漿淡染,核仁也相應增大和(或)增多。如果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較久,則可出現多倍體核或形成多核巨細胞。多倍體核在正常情況下亦可見于某些功能旺盛的細胞,如肝細胞中可見約20%為多倍體核。在病理狀態(tài)下,如晚期肝炎及實驗性肝癌前期等均可見多倍體的肝細胞明顯增多。核的增大除見于功能旺盛外,也可見于細胞受損時,最常見的情況為細胞水腫醫(yī)學、教育網。這主要是細胞量匱乏或毒性損傷所致,是核膜鈉泵衰竭導致水和電解質運輸障礙的結果。這種核腫大又稱為變性性核腫大。

相反,當細胞功能下降或細胞受損時,核的體積則變小,染色質變致密,如見于器官萎縮時。與此同時核仁也縮小。

2.核形的改變

光學顯微鏡下,各種細胞大多具有各自形狀獨特的核,可為圓形、橢圓形、梭形、桿形、腎形、印戒形、空洞形以及奇形怪狀的不規(guī)則形等。在電鏡下由于切片極薄,切面可以多種多樣,但均非核的全貌。核的多形性和深染特別多見于惡生腫瘤細胞,稱為核的異型性(atypia)。

3.核結構的改變

細胞在衰亡及損傷過程中的重要表征之一是核的改變,主要表現為核膜和染色質的改變。

核濃縮(karyopyknosis):染色質在核漿內聚集成致密濃染的大小不等的團塊狀,繼而整個細胞核收縮變小,最后僅留下一致密的團塊,是為核濃縮。這種濃縮的核最后還可再崩解為若干碎片(繼發(fā)性核碎裂)而逐漸消失。

核碎裂(karyorrhexis):染色質逐漸邊集于核膜內層,形成較大的高電子密度的染色質團塊。核膜起初尚保持完整,以后乃在多處發(fā)生斷裂,核逐漸變小,最后裂解為若干致密濃染的碎片。

核溶解(karyolysis):變致密的結成塊狀的染色質最后完全溶解消失。即核溶解。核溶解變可不經過核濃縮或核碎裂而一開始即獨立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受損的核很早就消失。

上述染色質邊集(即光學顯微鏡下所謂的核膜濃染)、核濃縮、核碎裂、核溶解等核的結構改變?yōu)楹撕图毎豢蓮托該p傷的標志,提示活體內細胞死亡(壞死)。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