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任何器官都需要合理的使用,適當地行使功能才能有正常的發(fā)育,口腔器官亦不例外。常見有部分兒童吃的食物過于細軟,缺少足夠的硬度,咀嚼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牙頜系統(tǒng)發(fā)育缺乏正常的生理性刺激,這是引起牙弓發(fā)育不良,牙齒擁擠錯合畸形的一個重要因素。
1.吮吸功能異常 翼外肌功能不足,可產生遠中錯合;反之,如功能過強,則產生近中錯合。
全體咀嚼肌功能不足時,可使上下頜骨發(fā)育不足。嬰兒出生后即有吮吸動作,這是嬰兒賴以生存的一個基本條件。嬰兒出生時,下頜處于遠中位置,借助哺乳來調整,若為母乳喂養(yǎng),能給下頜以適當的功能性刺激,可以使下頜從遠中向前調至中性位置。若是人工喂養(yǎng),可由于奶瓶位置及喂養(yǎng)姿勢不正確,或是橡皮奶頭大小不適,使嬰兒下頜前伸不足或前伸過度,會造成下頜遠中錯位或下頜前突畸形。由此可見,哺乳對下頜發(fā)育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2.咀嚼功能異常 咀嚼肌未能充分使用,不能有效地發(fā)揮咀嚼功能,對合、頜、面的功能刺激不夠,就會使頜面部發(fā)育不足。因此,兒童的食物,除高蛋白、高維生素外,應強調食品的物理性狀富有纖維性,一定的粗糙性和耐嚼性。食用一定硬度的食品,增強咀嚼功能,促進合、頜、面的正常發(fā)育,從而使齲患率及牙周病率較低。高度的咀嚼功能,是預防錯合畸形最自然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般認為,高度精制的醫(yī)學|教育網整理、柔軟粘滯的食物,是引起錯合畸形的一種原因。
3.呼吸功能異常 正常的鼻呼吸功能,保證頜面部的正常發(fā)育。慢性鼻炎、鼻竇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充血、增殖腺肥大及鼻腫瘤等,使鼻腔部分或全部阻塞,影響正常的鼻呼吸,迫使以口呼吸代替鼻呼吸,常可引起合、頜、面的發(fā)育畸形。但是在某些生理條件下,人們會部分的使用口呼吸,諸如在運動時需要更多量的空氣,鼻呼吸會部分轉化為口呼吸。為了測算通過口腔或鼻腔的空氣流量,要通過專門的儀器測試,來得到二者的比率。
由于鼻腔的疾病導致的口呼吸,冷空氣直沖口咽部,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此時,下頜下垂,面頰部分肌肉緊張力增加,舌也被牽引下落,上頜弓內側失去舌體的支持,就會使上頜弓失去內外肌的正常動力平衡。在外側受頰肌壓迫,內側失去舌體支持的情況下,上頜弓的寬度得不到正常發(fā)育;氣流通過口腔使腭頂不能在生長發(fā)育中下降,而使腭穹隆高,逐漸會導致牙弓狹窄,腭蓋高拱,前牙擁擠或前突。睡眠時,口呼吸的表現最明顯,張口呼吸,舌及下頜后退,形成下頜后縮畸形。當扁桃體肥大時,咽腔變窄,為了減輕呼吸困難,舌體必須前伸,舌根離開會厭,帶動下頜向前,久而久之,會造成下頜前突畸形。
4.異常吞咽 正常的吞咽動作是依靠咀嚼肌的作用,將上下頜牙弓緊密地咬合在正中合位,上下唇閉合,舌體位于牙弓之內與牙齒舌面和硬腭接觸,分為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兩部分,舌從內側,唇頰肌肉從外側對牙列、頜骨施加壓力形成內外動力平衡,從而保證兒童合、頜、面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面部表情肌一般不參與吞咽活動,如在吞咽動作前或吞咽過程中,覺察到面部表情肌的變化,則預示著吞咽活動可能發(fā)生異常。
嬰兒時期,舌體充滿于口腔,緊貼著硬腭及上下唇。嬰兒的吮吸功能,是由舌、唇和下頜的協(xié)調活動而實現的。嬰兒吃奶時,尤其是用奶瓶人工喂養(yǎng)時,舌位于上下牙槽嵴之間與唇保持接觸,進行吞咽,這是嬰兒時期的生理特有的現象。隨著上下頜骨的增大、牙齒萌出,使口腔擴大,吞咽方式亦適應隨之改變,舌不再接觸唇。但是,如果嬰兒時的吞咽方式繼續(xù)保留,吞咽時唇不能閉合,牙齒不能咬合,牙弓內外失去正常動力平衡,在吞咽動作中,舌對上下牙弓所施加的壓力,使上前牙唇向傾斜,并將下前牙壓低,逐漸形成上牙弓前突及開合畸形。此外,下頜被降肌群向后下牽引,可發(fā)展成為下頜后縮畸形。
5.肌功能異常 頜面部肌肉以兩種方式影響頜骨的生長發(fā)育。首先,肌附麗處骨的形成依賴于肌的活動。其次,肌系統(tǒng)是軟組織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軟組織系統(tǒng)的功能在正常情況,應該使下頜骨向下、向前生長。肌系統(tǒng)的部分缺陷可能來自于母體子宮內的未知原因或產傷,但較常見的原因是運動神經損傷,受損的神經會使其所支配的肌萎縮,從而使面部相應部位發(fā)育不良。
肌肉的過渡收縮猶如損傷后所形成的疤痕組織一樣限制生長,這種情況在斜頸上體現得最明顯,而斜頸的癥狀是源于一側頸部肌,尤其是胸鎖乳突肌的強直性收縮,結果使頭部歪斜,生長受限而致面部不對稱。斜頸的患者應早期用外科手術的方法分離和松弛攣縮的頸部肌,否則后果會很嚴重的。反之,鑒于肌萎縮而減少肌的活動,產生肌無力綜合征,會進一步使下頜移位。常見的結果是垂直向過度生長,后方過度萌出及前牙開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