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格榮•漢森 Goran Hansson
2009年開始任卡洛琳斯卡醫(yī)學院諾貝爾醫(yī)學和生理學獎評委會秘書和發(fā)言人至今,對評選有一票投票權,并對外宣布得主名單。曾任該評委會主席三年之久,擔任諾獎醫(yī)學和生理學獎評委達12年之久。2007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成員。同時,他是諾貝爾基金會董事會一員。目前同時在卡洛琳斯卡醫(yī)學院進行心血管醫(yī)學研究并同時任教。
本屆諾獎
試管嬰兒需要觀察幾十年
試管嬰兒早在上60年代就已經實現了,今年才給頒獎。不覺得遲了一點嗎?
格榮:不遲。它的確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做出來了,第一個試管嬰兒是1978年出生的。我們之所以花了這么長時間才肯定它,是因為我們必須觀察試管嬰兒出生后后續(xù)研究的情況,要確定他們健康、沒有基因缺陷,F在我們知道了,這些孩子都很健康,一些人甚至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并沒有發(fā)生基因被破壞的情況。對這個案例來說,這么長時間的檢驗是很重要的。
參與首例試管嬰兒工作的一位科學家早已去世,與諾獎失之交臂,此類情況在此前的評選中也出現過。獲獎的愛德華茲也已經是風燭殘年。在評選時,你們會考慮候選人的年齡嗎?
格榮:諾貝爾獎并非只授予老人。去年獲獎的卡羅爾只有40多歲,沃森發(fā)現DNA結構時只有33歲。諾獎醫(yī)學獎不是獎勵終身成就,而是給予實現了重大發(fā)現的科學家。所以,評委在評選的時候不會考慮候選人的年齡,只看成就。當然有的時候,研究需要多年來確認,尤其是醫(yī)學領域,在臨床治療結果方面等需要很長時間的評估。今年的例子就特別突出。
今年的結果公布后,引起了梵蒂岡的反對。這么晚才為試管嬰兒授獎,是否也是出于醫(yī)學倫理方面的考慮?
格榮:關于試管嬰兒的爭議的討論,我覺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有了,愛德華茲教授就是發(fā)起試管嬰兒倫理討論的人之一。這些討論很重要,但現在相關的倫理問題已經被明確地解決了。盡管有些人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見,但絕大多數人都會認可這個結果。今年的結果公布后,梵蒂岡方面有一些批評,但并非來自教宗的官方聲明,而僅僅是來自一位主教的個人聲明。我并沒有看到其他人的類似抗議。
但是在醫(yī)學界,還有很多工作在倫理方面尚未取得統(tǒng)一認識,比如干細胞研究。評委該怎么看待這些工作?
格榮:我可以討論已經獲獎的成就,但沒法去談未來的工作。你永遠沒法預測一個科學發(fā)現未來會帶來怎樣的應用,愛因斯坦在做出基礎性科學發(fā)現的時候,并不會預測到未來其在原子核能方面的使用,不管是核電廠還是原子彈?偟膩碚f,我們相信科學知識對人類是有益的。我們獎勵知識本身,但如何去使用這些知識則就看人類自身了。
發(fā)展趨勢
基礎和實用并重
有人認為,諾貝爾醫(yī)學或生理學獎近些年來更傾向于獎勵實用性的成就,而非基礎研究。
格榮:兩方面都獎勵。這個獎的全名叫諾貝爾醫(yī)學或生理學獎。生理學這兒指的是生命科學,所以我們既看基礎的生命科學領域,也看醫(yī)學領域,同時也要看所有一切這兩端之內的領域。兩方面的科學家都在抱怨,生命科學界認為我們給醫(yī)學界頒了太多的獎,臨床醫(yī)學界則認為我們給基礎科學的獎太多了。兩方面都同樣地不高興,所以,我想我們應該工作做得還不錯。
所以近年來并沒有這樣的趨勢?
格榮:我并沒有看到這樣的趨勢。但如果我們往前看,比如也許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分子生物學出現了重大突破,很多相關科學家都獲了獎。但即使那時我們也還是會給很多醫(yī)學應用方面的科學家授獎。同樣在上世紀80年代,有很多基礎科學領域的人獲了獎,但我們依然把不少獎給了如CT掃描,癌癥治療和制藥研究等突破。近年來我們還授予了導致癌癥和艾滋病的消化性潰瘍方面的細菌發(fā)現。因此總體說來都是兩方面混合的,這也會持續(xù)下去。
如果在基礎科學上有所突破,很容易得到承認,而和實際應用相關的則可能需要很多年觀察才能看出結果,所以前者會比后者更容易獲獎?
格榮:就臨床發(fā)現而言,當然需要很長時間來評估研究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在基礎生命科學領域,競爭非常激烈,因此我想兩個領域的人要獲獎都非常難。
目前競爭最激烈的領域是什么?
格榮:很難說。如今,在生命科學領域工作的科學家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多。在臨床醫(yī)學領域,越來越多的研究,比如制藥實驗,是由大機構來完成的。兩方面都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我沒法說哪個領域更難獲獎,每個領域的科學家要想獲得諾獎,幾率都一樣小。
你剛說了,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科學領域的發(fā)展,那是否有一些現在熱門的領域更容易被評委考慮?
格榮:一個領域有多發(fā)達,這不是我們評估的標準。只有當一個新的發(fā)現改變了那個領域,影響了我們對生命的認識,這才是我們要考慮的。
有一些媒體和機構每年都會猜測今年諾獎會頒給哪個熱門領域,那些討論不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之內。
諾貝爾設立醫(yī)學獎的時候,并沒有分子生物學。科學一直在變,不斷有新的學科,或者混合學科出現。你們如何順應時代?
格榮:首先,我們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專家推薦,所以整個科學圈都可能入選,其二,我們自己有專家對評選進行評估,其三,也會通過外部的專家團隊進一步對候選人給予咨詢,正因為我們自己和全球的專家評估,和出色的追蹤記錄讓這個獎這么特別。最后,我們獎勵最重要的發(fā)現,我們的決定必須是高質量的,才能決定諾貝爾獎在未來的位置。
但即使這樣,諾貝爾獎也沒法包含所有的學科領域,有的學科和推動者似乎就被諾貝爾獎排除在外了,比如在生態(tài)學領域的威爾森。
格榮:看看諾獎的歷史,我們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學科,從對人體的認識到基因控制,從試管嬰兒到癌癥研究,醫(yī)學獎的跨度相當大。當然,我們并不會說,要給這個領域頒發(fā)25%的獎,給那個領域頒發(fā)25%,每年我們所做的就是看哪些發(fā)現是最重要的,并用很多年的時間來評估。我們相當謹慎。
生態(tài)學本身并不屬于任何諾獎范疇。70年代時一年的諾獎曾給了著名的動物行為學家康拉德•洛倫茲和丁伯根。當然,如果要被諾貝爾醫(yī)學和生理學獎考慮,必須是和人類生物學和醫(yī)學相關的工作,我沒有聽說過批評威爾森錯過諾獎的,但我聽說過其他人。一個例子就是羅薩琳•弗蘭克林,她對DNA結構的發(fā)現做出了主要貢獻,但在諾獎頒獎前五年去世了,所以她沒有機會獲獎。
現在全球科學界有很多全球性的問題領域,如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等等,這些領域的研究是否會被評委考慮,評委是否會通過評獎給公眾傳遞一些信息?
格榮:我們并不會通過鼓勵某些發(fā)現來給人們提出問題,只獎勵已經做出的成就。我們常常不是向前看。假如說在全球變暖方面有重要發(fā)現,而且符合了醫(yī)學和生理學領域,我們當然會將其列入候選,但我們不會通過授獎來讓人們意識到一些問題。在科學領域,我們只獎勵科學發(fā)現本身。
評選標準
我們只看科學本身
如今,研究更多是集體的智慧結果,而非個人的成就。但諾獎的名額依然只有三個,這會不會令授獎比以前更難?
格榮:的確。越來越多的大的團隊研究出現,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這還不是問題,我們現在還可以很明確地辨別出個體的成就。但大團隊科研將是未來可能要考慮的方面,或許我的后繼者會遇到這方面的困難。但現在還沒有。
2008年的醫(yī)學獎受到了一些質疑。有人認為評委可能介入到相關產業(yè),而一些受益的公司也是諾貝爾基金會的贊助商。
格榮:2008年我們把獎授予了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豪森,他在導致宮頸癌的人乳頭狀瘤病毒研究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谒陌l(fā)現,人們發(fā)現了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對疫苗進行研究中的公司中有一家美國生物技術公司,事實上他們并沒直接開發(fā)疫苗,而只是將其技術賣給了另一家公司,那家公司后來研制出了疫苗。之后,阿斯利康制藥公司買下了這家美國公司。我們有一位評委是阿斯利康董事會一員,在這次并購之后加入了他們,所以豪森的發(fā)現導致了疫苗開發(fā),買下那家美國公司技術的公司研制出了疫苗,而阿斯利康制藥公司在之后才買下了這家美國公司,這其中的關系非常非常遙遠。
更進一步的是,這位評委的專長是在其它方面,也根本不知道阿斯利康在這段聯(lián)系中的角色,所以要因此質疑這次評獎,我覺得是毫無道理的猜想。豪森在其領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拯救了成百上千的生命,如果因為這些產業(yè)的關系來質疑評委,這是不合理的。
醫(yī)學研究和制藥產業(yè)密切相關,評委和評選如何保持與產業(yè)的獨立關系?
格榮:我從未聽說任何制藥產業(yè)試圖游說評委。對于利益沖突,評委中有著非常嚴格的規(guī)定,排除任何可能的影響。對此,我們非常小心。
候選人也可能是與產業(yè)有合作的,但這不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之內。我們不會考慮誰賺錢,誰不賺錢了。我們只看科學本身,看研究是否改變了科學,但產業(yè)是否介入了,這點我們不會管?茖W家是否在產業(yè)中工作,是在歐洲、亞洲還是北美工作,我們都不管。我們只看科學本身。
近三十年來,全球制藥界都趨于市場化,左翼知識分子批評制藥業(yè)為富人服務,卻忽略了貧窮地區(qū)的疾病。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格榮:我們獎勵基礎的發(fā)現,這些研究可能會變成各種疾病的藥物,所以我們不會去判斷藥物是給歐洲還是北美。但我同意你說的,在一些疾病如赤道疾病方面,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所幸的是,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努力,很多組織都在支持這方面的研究,所以我希望它們中某一天會出現重要成就,或許未來某一天能得到諾貝爾獎。我想或許某一天,它們中的某一個會得到諾貝爾獎。這方面過去的研究太少了,現在則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出現,這是好事。
個人觀點
我偏好DNA雙螺旋
你覺得諾獎醫(yī)學獎歷史上做出了哪些錯誤或者遺漏的選擇?
格榮:我們看醫(yī)學獎前半個世紀的歷史,有著好幾處被質疑的決定。20年代對癌癥起因的研究可能是最受質疑的,因為沒有在后續(xù)研究中進行核實,他們下結論地太快,應該等待更多的數據。1949年對間腦研究的獎勵是另一次爭議性的決定。
在過去的50年中,也有一些年份有著討論,但至少在我加入的時間中,我只想說,那些質疑的人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信息,要不就是不理解我們的評選標準。比如,我們獎勵誰第一個做出了發(fā)現,而不是誰是首席的研究者。領導一項研究可能會讓你有名,但并不一定給你帶來諾獎。再如,我們不授予終身成就,只授予開創(chuàng)了一項重要研究的人,哪怕他們在獲獎時可能沒那么知名。當然有很多人會失望,但科學界有這么多杰出的科學家,我們沒法給每個人都頒發(fā)諾獎。
你對中國的醫(yī)學和生理學發(fā)展的看法是如何的?其實力是否已經開始接近諾貝爾獎?
格榮:我只能說,我知道中國在很多科學領域都有著強勁的發(fā)展,包括生命科學,我們自己機構中的科學家都被招回了中國,我也知道中國在新的實驗室上投入了很多,事實上我自己的實驗室就和中國的實驗室有著合作。
我們的評選也和中國有著聯(lián)系,向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發(fā)出推薦邀請信,推薦中國科學家,如同全球其他地方一樣。除了南極洲,我們在全球各大洲都有聯(lián)系,接受推薦,如果南極洲出現了一個醫(yī)學研究的大學,我們也會發(fā)出邀請信邀請推薦的。
回顧諾獎醫(yī)學獎的歷史,你個人覺得哪項發(fā)現是最重要的?
格榮:整個醫(yī)學生理學獎的名單十分杰出,作為評委代表我沒法單獨指出哪位更杰出。但就個人而言,我最偏好的還是DNA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一些早期的發(fā)現如疫苗、胰島素和抗生素我也覺得很重要,但就基礎性研究方面,DNA結構的發(fā)現無疑是最重要的。
今年的物理學獎頒給了一位曾經獲過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你怎么看那個獎?
格榮:能看到一個人獲得兩個獎這很棒,為什么不來點樂子呢?這人真厲害,蓋姆教授真是一個天才。
下一條·醬油補鐵風波的背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