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是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大綱中所包含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了部分相關資料供學員參考。
一、病因診斷
1.癥狀:生長障礙或過度,肥胖或銷售,視力減退,多飲多尿,食欲減退或多食,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月經過多、過少或閉經,不育,軟弱無力,精神亢奮或抑郁癥。
2.體征:面容、體型、血壓、皮膚、毛發(fā)、甲狀腺和性腺等。
3.代謝紊亂情況:各種激素所調節(jié)的生化代謝物質水平測定,如水和電解質、酸堿平衡、滲透壓、血糖、酮體、游離脂肪酸等。
4.染色體檢查:與染色體異常有關的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卵巢發(fā)育不全、先天性睪丸發(fā)育不全等。
5.自身抗體檢測:有助于自身免疫性內分泌疾病的診斷,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微粒體抗體、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胰島素抗體、胰島細胞抗體、谷氨酸脫羧酸酶抗體等。
6.細胞學檢查:甲狀腺細胞(針吸活檢)、陰道細胞(涂片)、精液等。
二、功能診斷
1.激素分泌情況:空腹或基礎水平激素的測定。
2.激素的動態(tài)功能試驗:興奮試驗和抑制試驗。
3.放射性核素功能檢驗:甲狀腺131I攝取率測定。
三、定位診斷
1.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平片、斷層片、CT、MRI、動脈造影等。
2.放射性核素掃描用于甲狀腺、甲狀旁腺、嗜絡細胞瘤診斷。
3.B型超聲波檢查用于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和性腺。
4.靜脈導管檢查分段取血測定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