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資格考試——血液一般檢查 ,由醫(yī)學教育網整理如下:
一、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測定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參考值。
其臨床意義如下:
(1)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
?、偕硇詼p少見于妊娠中、后期孕婦,部分老年人。
②病理性減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礙或紅細胞丟失、破壞過多等原因引起。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
?、傧鄬π约t細胞增多見于連續(xù)嘔吐、頻繁腹瀉、多汗多尿、大面積燒傷等。
?、诮^對性紅細胞增多主要見于各種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缺氧,如胎兒、新生兒、高原生活、劇烈的體力活動、嚴重的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臟病等。
二、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參考值為:
白細胞分類計數:
(1)中性粒細胞,桿狀核0.0l~0.05,分葉核0.5~0.7
(2)嗜酸性粒細胞0.005~0.05
?。?)嗜堿性粒細胞0~0.0l
(4)淋巴細胞0.3~0.4
?。?)單核細胞0.03~0.08
臨床意義如下:
?。?)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吞噬能力。
?、僦行粤<毎龆啵荷硇栽龆嘁娪谛律鷥?、妊娠5個月以上的孕婦、劇烈運動或勞動后。病理性增多見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膿菌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敗血癥等,也見于粒細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惡性腫瘤、嚴重的組織損傷、急性大出血和急性中毒等。
?、谥行粤<毎麥p少:常見于某些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應用某些藥物如氯霉素、抗腫瘤藥物、放射線損害以及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進等。
?、壑行粤<毎暮俗兓汉俗笠瞥R娪诩毙曰撔愿腥净蚣毙灾卸炯凹毙匀苎磻?;核右移常見于造血物質不足或骨髓造血功能減退所致等。
?。?)嗜酸性粒細胞:
1)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于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寄生蟲病,如血吸蟲病、蛔蟲病和鉤蟲病;皮膚病,如濕疹、銀屑病等;也可出現(xiàn)在淋巴系統(tǒng)惡性腫瘤、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器官移植排異反應前期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于傷寒、副傷寒及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病例。
?。?)嗜堿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增多較少見,主要見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增多見于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百日咳、結核病等。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則淋巴細胞明顯增多。
(5)單核細胞:單核細胞增多見于某些感染,如活動性結核、瘧疾、急性感染恢復期、結締組織疾病、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