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中毒的原因是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要求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引起中藥中毒的原因很多,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誤服偽品。如商陸有毒,有人上當受騙誤以商陸當人參服用而中毒,獨角蓮(即禹白附)有毒,有人不辨真?zhèn)问茯_,誤將其當天麻服用而致中毒。
2、品種混亂。由于種種原因致使藥材品種混亂,造成中毒。如五加皮有南、北之分,北五加皮有毒,南五加皮無毒,如果對此不知,則可因使用北五加皮不當而中毒。
3、劑量過大。有些作用強烈而毒性較大的藥,如蟾酥、馬錢子等,用時不能過量。有的醫(yī)生未能適當掌握,由于過量使用而導致中毒,對此臨床已有報道。即使是一些毒性不大的藥,如果用量過大,也可引起中毒。如服人參而致中毒。
4、炮制不當。炮制有減緩藥物毒副作用的效果,如果應該使用炮制之品而未用,則可導致中毒。如有人服未經炮制或煎煮不夠的生附片而引起中毒等。
5、使用制劑與服法不當。有的藥物由于對人體有毒,在服用時在劑型上有特定的要求,如果使用不當則可導致中毒。如砒石不能作酒劑服,若違之則可斃命。有的藥物要求一定的服法,違之則中毒或損傷人體。如鴉膽子內服時必須去殼取仁包裹(用膠囊、棗肉、龍眼肉)服,否則則有蝕灼口腔、咽喉及食道、胃粘膜的副作用。
6、配伍不當。在使用中藥時如果觸犯配伍禁忌則有可能引起中毒。如甘遂不宜與甘草同用等。
7、個體差異,過敏體質。有的人由于個體差異,過敏體質,對某一味藥敏感,也可引起中毒。如白芍、熟地、牡蠣,本為無毒補益之品,常人服之一般不會發(fā)生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