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陽的消長平衡,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形式。
消,意為減少、消耗。長,意為增多、增長。
陰陽消長的基本形式為:此消彼長,包括陰消陽長和陽消陰長;此長彼消,包括陽長陰消和陰長陽消。
事物就是在絕對的運動和相對的靜止,絕對的消長和相對的平衡之中生化不息。
如以四時氣候變化而言,從冬至春及夏,氣候從寒冷逐漸轉暖變熱,即是“陰消陽長”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的過程。由夏至秋及冬,氣候由炎熱逐漸轉涼變寒,即是“陽消陰長”的過程。
再以人體的生理功能而言,白天陽盛,故機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黑夜陰盛,故機體的生理功能也以抑制為主。子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夜一陽生,日中陽氣隆,機體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漸轉向興奮,即是“陰消陽長”的過程;日中至黃昏,陽氣漸衰,陰氣漸盛,機體的生理功能也從興奮逐漸轉向抑制,即是“陽消陰長”的過程。
如物質與功能之間、興奮與抑制的轉化過程,都是處在互相制約、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互相消長的動態(tài)變化之中的。但這種消長,只是一增一減或一減一增。如果某種原因破壞了陰陽的相對平衡,出現(xiàn)了一盛一衰的現(xiàn)象,就屬于病理狀態(tài)。
由此可見,陰陽消長既可以用來說明人體的生理變化,又可用以分析病理變化,但兩者在程度和性質上是有區(qū)別的。
在絕對運動之中包含著相對的靜止,在相對的靜止之中又蘊藏著絕對的運動,在絕對的消長之中維持著相對的平衡,在相對的平衡之中又存在著絕對的消長。事物就是在絕對的運動和相對的靜止、絕對的消長和相對的平衡之中生化不息,而發(fā)生和發(fā)展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