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毒性休克通常由在醫(yī)院內獲得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引起,常好發(fā)于免疫抑制或患有慢性病的病人。但約有1/3的病人可由革蘭氏陽性球菌和念珠菌引起。由葡萄球菌毒素引起的休克稱為中毒性休克,這種情況多見于年輕婦女。
膿毒性休克的好發(fā)因素有糖尿病,肝硬化,白細胞減少狀態(tài),特別是同時存在腫瘤或接受細胞毒性藥物治療的病人;尿路,膽道或胃腸道感染史;有創(chuàng)性內置物包括導管,引流管和其他異物;以前用過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治療或人工呼吸裝置的病人。膿毒性休克在新生兒,35歲以上的病人,孕婦或由原發(fā)病所致的嚴重免疫受損者或醫(yī)源性治療并發(fā)癥的病人中較為常見。
有關膿毒性休克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由感染細菌產生的細菌毒素可促發(fā)復雜的免疫反應,除內毒素(革蘭氏陰性腸桿菌細胞壁釋放的脂多糖中的類脂組分)外,還有大量介質,包括腫瘤壞死因子,白三烯,脂氧合酶,組織胺,緩激肽,5-羥色胺和白細胞介素-2等均參與發(fā)病機制。 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最初的變化為動脈和小動脈擴張,周圍動脈阻力下降,心排出量正常或增加。當心率加快時,射血分數可能下降。后來心排出量可減少,周圍阻力可增加。盡管心排出量增加,但血液流入毛細血管進行交換的功能受損,重要物質,特別是氧的供應和二氧化碳及廢物的清除減少,這種灌注的下降使腎及腦特別受到影響,進而引起一個或多個臟器衰竭。最后導致心排出量減少而出現(xiàn)典型的休克特征。
下一條·門靜脈高壓癥應該如何治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