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診斷措施具體是什么?有很多正在備考內科主治醫(yī)師的考生都很關注,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如下:
(一)化驗檢查:血液常規(guī)檢查可反映有無感染、貧血或脾功能亢進等。糞便檢查可了解有無紅、白細胞及寄生蟲卵。血清、尿液以及胸腹水淀粉酶測定可幫助診斷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腸引流檢查對于感染性膽道疾病的診斷有一定價值。
(二)X線檢查:腹部平片對于判斷腹腔內有無游離氣體、鈣化的結石或組織,以及腸曲內氣體和液體有意義。
(三)超聲顯像:可顯示肝、脾、膽囊、胰腺的大小和輪廓等,對于肝癌和肝膿腫、胰腺癌、膽道結石等有較大的診斷價值,對了解有無腹水及腹腔內實質性腫塊的定位、大小、性質也有一定價值。
(四)內鏡檢查:應用內鏡可直接觀察消化道內腔的各類病變,并可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是最可靠的診斷方法。
(五)放射性核素檢查:肝膽系統(tǒng)的動靜態(tài)顯像,可對肝內占位性病變進行定位和定性的診斷,并可評價肝功能,了解膽道通暢情況,對診斷急性膽囊炎和鑒別阻塞性黃疸有較大價值。
(六)磁共振顯像:對占位性病變的定性診斷有意義。
(七)臟器功能檢查及胃腸動力功能檢查:胃腸動力功能檢查是診斷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八)剖腹探查:對疑有重癥器質性疾病而各項檢查又不能明確診斷者可考慮此項檢查。
(九)心電圖:急性腹痛年齡較大者應作心電圖檢查,可除外心肌梗死。病了解心臟冠脈供血情況。
推薦閱讀:
2021年內科主治醫(yī)師刷題小程序【醫(yī)考愛打卡】上線啦!
以上就是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的考點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