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總鐵結合力測定的原理和臨床意義是什么呢
血清總鐵結合力測定的原理和臨床意義是什么呢?為了幫助更多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原理:血清總鐵結合力(TIBC)通常情況下,僅有1/3的運鐵蛋白與鐵結合。在血清中加入已知過量的鐵標準液,使血清中全部的Tf與鐵結合達到飽和狀態(tài),再用吸附劑(輕質碳酸鎂)除去多余的鐵。再按上法測定血清鐵含量,其結果為總鐵結合力,如再減去先測的血清鐵,則為未飽和鐵結合力(UIBC)。
參考值:TIBC:男性50~77μmol/L,女性54~77μmol/L;UIBC:25.1~51.9μmol/L。
2)臨床意義:增高見于缺鐵性貧血、紅細胞增多癥。降低或正常見于肝臟疾病、惡性腫瘤、感染性貧血、血色病和溶血性貧血,顯著降低者見于腎病綜合征。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于臨床檢驗主管技師的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