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化學檢查與糞便顯微鏡檢查是什么?為了幫助檢驗職稱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如下:
糞便化學檢查
隱血試驗 | 化學法 | 1.鄰聯(lián)甲苯胺法:靈敏度高,0.2~1mg/L,1~5ml, 易出現(xiàn)假陽性。 2.氨基比林法:靈敏度中,1~5mg/L,5~10ml,靈 敏度適中,較適宜。 3.無色孔雀綠法:靈敏度適中,較適宜 4.愈創(chuàng)木酯法:靈敏度低,6~10mg/L, 20ml假陽性 極少,假陰性較高 |
| 假陽性:動物性食品;大量生食蔬菜 假陰性:大量維生素C,血液在腸道中停留過久,血紅蛋白被細菌降解 |
免疫法 | 1.具有快速、方便、靈敏度和特異性高 2.大量出血時,血紅蛋白(抗原)濃度過高造成的與單克隆抗體不匹配(即后帶現(xiàn)象),亦可出現(xiàn)假陰性 |
臨床意義 | 1.消化道出血:持續(xù)5~7天,隱血試驗轉為陰性可作為判斷出血完全停止的可靠指標。 2.隱血試驗可作為消化道惡性腫瘤普查的一個篩選指標,其連續(xù)檢測對早期發(fā)現(xiàn)結腸癌、胃癌等惡性腫瘤有重要的價值。 |
糞便顯微鏡檢查
方法 | 最常用的方法是糞便生理鹽水涂片檢驗 |
報告 | 糞便中鏡檢細胞報告方式: 1個~偶見;有時不見最多2~3個:0~3;最少5個,最多10個:5~10;超過10個以上:多數(shù);布滿視野:滿視野。 |
細胞 | 1.白細胞:Nsg 2.紅細胞:無 3.大吞噬細胞:可作為診斷急性細菌性痢疾的依據(jù) 4.上皮細胞:偽(假)膜性腸炎的腸黏膜柱狀上皮細胞增多 |
病原生物 | 成人糞便中主要的菌群是大腸埃希菌、腸球菌和厭氧菌,約占80%。糞便中球菌和桿菌的比例大約為1:10 |
推薦閱讀:
重點收藏!2020年檢驗職稱高頻考點及練習題匯總!
免疫學檢驗:凝集反應、沉淀反應知識點集合匯總!
以上“糞便化學檢查與糞便顯微鏡檢查”信息由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希望對各位檢驗職稱考生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考試動態(tài)、輔導精華、考試經驗、輔導課程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