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02月07日 19:00-21:00
詳情02月08日 09:00-21:00
詳情口腔白斑,指僅僅發(fā)生在粘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斑塊,口腔粘膜上的這種不能被擦掉的斑塊,在臨床和組織病理學上又不能列入其他疾病分類之中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屬癌前病變,但不包括吸煙等局部刺激因素去除后可以消退的白色角化癥。口腔各部粘膜均可發(fā)生,但以頰、舌部最多。
口腔白斑的臨床表現
可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均質型和非均質型,非均質型又可分為疣狀型、潰瘍型和顆粒型。
1.顆粒型:亦稱顆粒一結節(jié)狀白斑,口角區(qū)粘膜多見。損害常如三角形,底邊位于口角;損害的色澤為紅白間雜,紅色區(qū)域為萎縮的赤斑;赤斑表面"點綴"著結節(jié)樣或顆粒狀白斑。同義名有:結節(jié)一顆粒狀白斑或顆粒赤斑或非均質型赤斑等。本型白斑多數可發(fā)現白色念珠菌感染。
2.均質型: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質較硬的斑塊,質地緊密,損害形態(tài)與面積不等,輕度隆起或高低不平。表面呈皺紙狀,或出現細小裂紋。無自覺癥狀,或有發(fā)濕感。
3.潰瘍型:以上各型在發(fā)生潰瘍時均可冠以"潰瘍型".潰瘍實質上是癌前損害已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的標志;其次,各型的臨床診斷必須得到病理檢查的驗證,以作為進一步選擇治療方法的依據。
4.疣狀型:損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頭狀或毛刺狀突起,觸診微硬。除位于牙齦或上腭外,基底無明顯硬結,損害區(qū)粗糙感明顯,通常因潰瘍形成而發(fā)生疼痛。
02月07日 19:00-21:00
詳情02月0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