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的術后護理要點”這個知識點是參加護理考研的考生們需要了解的內容,為此,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內容如下:
1、術后護理
1)病情觀察
觀察傷口滲血情況,及時更換浸濕的敷料,估計并記錄出血量。
2)體位
取平臥位,膝下墊一軟枕,使髖關節(jié)微屈,以松弛腹股溝切口的張力和減少腹腔內壓力。
【總結提示】
疝氣術后、子宮脫垂術后均取平臥位,以降低腹股溝區(qū)或外陰的張力,促進切口愈合。
3)飲食
病人一般于術后6~12小時若無惡心、嘔吐可進水及流食,次日可進半流食、軟食或普食。腸切除吻合術者術后應禁食,待腸道功能恢復后方可進食。
4)活動
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的病人可以早期離床活動。
5)防止腹內壓升高。
2.減輕或有效緩解疼痛
術后平臥3日,髖關節(jié)微屈,以松弛腹股溝切口的張力。
3.維持體液平衡
若發(fā)生嵌頓或絞窄,應予禁食、胃腸減壓。腸切除吻合術者術后禁食期間,應繼續(xù)給予補液和支持治療。
4.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
(1)預防切口感染
1)術前皮膚準備:手術前應作好陰囊及會陰部的皮膚準備,避免損傷皮膚。
2)應用抗菌藥:術后須及時、合理應用抗菌藥。
3)切口護理:術后嚴格無菌操作,保持敷料清潔、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
4)注意觀察:體溫和脈搏的變化及切口有無紅、腫、疼痛。
(2)預防陰囊水腫:術后可用丁字帶將陰囊托起,并密切觀察陰囊腫脹情況。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的“腹外疝的術后護理要點”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護理考研的知識及內容,還有醫(yī)學考試的考試動態(tài)、政策解析、復試調劑的信息,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