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一) 淀粉酶
淀粉酶是診斷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標。因為血清淀粉酶55%-60%來源于唾液腺,所以檢測胰淀粉酶可以提高診斷率,它的準確性達92%,特異性92%,然而由于檢測方便,價格低廉,所以采用總淀粉酶檢查仍十分普遍。約75%患者在起病24h內(nèi)淀粉酶超過正常值上限3倍,并持續(xù)3一5天或更長時間,一般認為血清淀粉酶在起病6~12h開始升高,48h達高峰,而后逐漸下降,此時尿淀粉酶開始升高。
檢測血淀粉酶準確性高,影響因素少,建議以血淀粉酶為主,尿淀粉酶僅作參考。
應注意淀粉酶升高提示胰腺炎,但并不能確定胰腺炎,淀粉酶升高的患者僅有50%是胰腺疾病。急腹癥是淀粉酶升高的常見原因,如消化性潰瘍穿孔、腸系膜梗死、腸梗阻、闌尾炎、膽道感染、膽石癥,絕大多數(shù)非胰腺炎疾病所致的淀粉酶升高不超過3倍。當血淀粉酶升高,而尿淀粉酶正常,應考慮巨淀粉酶血癥,因為淀粉酶與免疫球蛋白或異常血清蛋白結合形成復合物無法通過腎臟濾過。如果尿淀粉酶升高而血清淀粉酶正常,應考慮Munchausen綜合征。
并非所有的急性胰腺炎淀粉酶均升高,不升高的情況有:①極重癥急性胰腺炎;②極輕胰腺炎;③慢性胰腺炎基礎上急性發(fā)作;④急性胰腺炎恢復期;⑤高脂血癥相關性胰腺炎,甘油三酯升高可能使淀粉酶抑制物升高。
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與病情不呈相關性?;颊呤欠耖_放飲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斷不能單純依賴于血清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應綜合判斷。胰原性腹腔積液和胸腔積液的淀粉酶顯著增高,可作為急性胰腺炎的診斷依據(jù)。血清淀粉酶動態(tài)觀察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并發(fā)癥。
(二)血清脂肪酶
通常血清脂肪酶于起病后24h內(nèi)升高,持續(xù)時間較長(7-10天)。超過正常上限3倍有診斷意義,其敏感性、特異性與淀粉酶基本相同,但在血清淀粉酶活性己經(jīng)下降至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時,脂肪酶測定有互補作用。
(三)其他標志物
血清胰腺非酶分泌物可以在急性胰腺炎時增高,如胰腺相關蛋白(PAP)、胰腺特異蛋白(PSP)和尿胰蛋白酶原活性肽(TAP);有些血清非特異性標志物對胰腺炎的病情判斷有幫助,如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四)血生化檢查
白細胞增加,中性粒細胞核左移;液體丟失可致紅細胞壓積增高;血糖升高;5%~l0%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甘油三酯增高,可能是胰腺炎的病因,也可能繼發(fā)于胰腺炎。10%急性胰腺炎患者有高膽紅素血癥;血清轉氨酶、乳酸脫氫酶和堿性磷酸酶增高。嚴重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尿素氮升高。血清鈣下降,與臨床嚴重程度平行。
(五)影像學檢查
1.腹部平片
可排除胃腸穿孔、腸梗阻等急腹癥,同時提供支持急性胰腺炎的間接證據(jù),①哨兵攀征(Sentinelloop):空腸或其他腸段節(jié)段性擴張;②結腸切割征(coloncut-off):結腸痙攣近段腸腔擴張,含有大量氣體,而遠端腸腔無氣體;③麻痹性腸梗阻;④胰腺區(qū)見液氣平面提示膿腫。
2.胸片
可發(fā)現(xiàn)胸腔積液、膈肌抬高、肺不張、肺間質炎、心衰等。
3.超聲檢查腹部
B超作為常規(guī)初篩檢查,可在人院24h內(nèi)進行。作用有:①發(fā)現(xiàn)胰腺腫大、彌漫性胰腺低回聲,但難以發(fā)現(xiàn)灶狀回聲異常;②胰腺鈣化、胰管擴張;③膽囊結石、膽管擴張;④腹腔積液;⑤假性囊腫的發(fā)現(xiàn)與追蹤。B超檢查受腸脹氣影響大,診斷價值有限。超聲內(nèi)鏡在診斷結石的敏感性和準確率高于常規(guī)B超及CT,對不明原因的胰腺炎超聲內(nèi)鏡??砂l(fā)現(xiàn)膽管微小結石。
4.CT掃描
是急性胰腺炎診斷和鑒別診斷、病情嚴重程度評估的最重要檢查,而3天后動態(tài)CT增強掃描對診斷胰腺壞死非常重要。CT下可見胰腺增大、邊緣不規(guī)則、胰腺內(nèi)低密度區(qū)、胰周脂肪炎癥改變、胰內(nèi)及胰周液體積聚、甚至有氣體出現(xiàn),壞死灶在造影劑增強動脈期無增強顯影,與周圍無壞死胰腺形成鮮明對比,可發(fā)現(xiàn)胰腺膿腫、假性囊腫。造影劑加重胰腺壞死的證據(jù)不足,但造影劑過敏或腎功能不全為離子造影劑的禁忌證。疑有壞死合并感染,可在CT引導下進行穿刺檢查。初次CT示A~C級胰腺炎、CTSI評分在0~2分的患者只有在臨床懷疑有并發(fā)癥發(fā)生時才需復查增強CT,而D~E級胰腺炎(CTSI評分在3~10分)應間隔7-10天后復查增強CT。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