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熱燥濕——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
本品苦寒,入心、肝、胃、大腸及膀胱經。清熱燥濕之中尤善除下焦?jié)駸?,治濕熱蘊結大腸的瀉痢、腸風下血,以及帶下諸證。
(1)治濕熱蘊結腸胃,下痢腹痛。可單味應用,或與木香、甘草配伍,即香參丸。
?。?)若治濕熱灼傷腸絡,腸風便血、痔漏下血。常與生地黃配伍,如苦參地黃丸。
?。?)治濕熱黃疸。多與茵陳蒿、梔子、龍膽草等同用。
?。?)治濕熱下注,陰癢帶下,色黃腥臭。可配伍黃柏、椿皮、蛇床子等內服或外洗。
2.殺蟲——用于皮膚瘙癢,疥癬,麻風。
本品有祛風殺蟲,燥濕止癢作用。為諸多皮膚病所常用。既可內服,又可外用。
?。?)治皮膚瘙癢。常配荊芥、防風等內服,或配川椒、百部煎湯外洗。
?。?)治疥癬。單用苦參煎洗,或配蛇床子、荊芥穗、白礬煎洗,如苦參湯,或配枯礬、硫磺制膏外涂。
(3)治麻風。常與大風子、蒼耳子等配伍。
3.利尿——用于小便澀痛。
本品兼能利尿,祛膀胱濕熱,治小便澀痛,常配與車前子、滑石等同用;若治妊娠小便不利,配當歸、貝母同用,即當歸貝母苦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