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補血——用于血虛諸證及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等證。
本品甘而微溫,味厚質(zhì)地柔潤,為補血要藥。常用于血虛所致的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以及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等證。常與當歸、川芎、白芍同用,即四物湯。
2. 滋陰,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虛證,精血虧虛證。
本品入肝、腎經(jīng)。功擅滋陰,益精填髓,為滋陰主藥。以滋腎陰見長,又能益精血,常用于肝腎陰虛證,精血虧虛證。
?。?)治肝腎陰虛的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常與山萸肉,山藥等同用,如六味地黃丸。
?。?)治肝腎精血虧虛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等。常與制何首烏、枸杞子、菟絲子等補精血、烏須發(fā)藥同用,如七寶美髯丹。
當歸與熟地黃功用對比當歸與熟地黃皆為溫性,均有補血之功,用治血虛諸證,常相須為用。然當歸長于調(diào)經(jīng),為婦科調(diào)經(jīng)之要藥。又能活血止痛,適用于血虛、血滯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損傷、風濕痹阻、癰疽瘡瘍等所致的疼痛證;且可潤腸通便,用于血虛之腸燥便秘。熟地黃滋陰力較強,為治陰虛證的主藥;尚可以益精填髓,多用于肝腎不足證,精血虧虛證。
生地黃與熟地黃功用對比熟地黃乃生地黃之炮制品,二者均能補肝腎之陰,用于肝腎陰虛之骨蒸潮熱、消渴等證。然生地黃味苦性寒,善滋陰清熱生津,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內(nèi)熱消渴,用之功勝熟地黃;且善清熱涼血,為治溫熱病熱入營血證及血熱出血證之佳品。而熟地黃純甘不苦,性微溫,功專補血滋陰,長于補肝腎之陰而益精填髓,常用于血虛諸證,肝腎陰虛、精血不足之遺精盜汗、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等證。
- · 2022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二》記憶技巧——第二十二章【收藏版】
- · 中藥二考點:31種中成藥組方記憶口訣
- · 一表總結(jié)《中藥綜》知識點:53種常用中藥的異同點
- ·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二》考點:中成藥組方的口訣(32個)
- ·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二》:31種中成藥組方
- · 中藥二重點:中成藥組方的口訣記憶
- · 【干貨】執(zhí)業(yè)中藥師3個月備考:53組、117味中藥功效異同點對比
- · 53種常用中藥的異同點總結(jié)--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綜合
- · 《中藥綜合》考點:常用53種中藥的異同點總結(jié)
- ·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二》:中成藥組方+速記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