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新生兒嘔吐的診斷要點及分析有哪些?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嘔吐的原因非常復雜,只有在詳細地詢問病史,全面的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之后,才能作出初步診斷??傮w上要從兩方面考慮:第一,嘔吐的原發(fā)病是屬于消化系統(tǒng)本身的疾病還是消化系統(tǒng)以外的疾??;第二,嘔吐的原因是屬于功能性病變所致還是器質性病變所致。
首先應該根據新生兒的臨床表現確定是哪個系統(tǒng)發(fā)生了病變,如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等,這些系統(tǒng)的疾病多屬于非器質性嘔吐,可以按照各系統(tǒng)疾病處理原則治療。
如果屬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主要根據嘔吐的特點、時間和嘔吐物的性狀,以及嘔吐伴隨的癥狀,進行進一步定位。
1.上消化道
食管和賁門疾病時,嘔吐物中無膽汁和乳凝塊,常伴有溢孔和吞咽困難,多在生后第一天或進食后短其內出現嘔吐。先天性上消化道閉鎖時常伴有羊水過多。胃和幽門疾病時,嘔吐物為乳塊或乳水,可混有血液,但不會出現膽汁。上消化道疾病時,鋇餐或胃鏡檢查大部分會得出明確的診斷。
2.中消化道
中消化道病變時出現的嘔吐物都含有膽汁。生后早期出現嘔吐,腹脹不明顯或僅有胃型,提示病變在空腸上段。嘔吐物為黃綠色糞便樣物質,腹脹明顯,則病變多在空腸下段和回腸。
3.下消化道
主要表現為便秘和腹脹,可見到粗大的腸型,有時能觸及到糞塊。嘔吐常在生后一周出現,嘔吐物為糞便樣物質。病變大多在乙狀結腸、直腸或肛門,手指肛查和鋇餐灌腸有助于診斷。
鑒別功能性嘔吐或器質性嘔吐嘔吐發(fā)生的時間、嘔吐的特點、嘔吐物的性狀、嘔吐與飲食關系等,對嘔吐定性的診斷具有參考價值。嘔吐出現早、嘔吐較重、嘔吐頑固、嘔吐物中含有膽汁、血液和糞便,又有明顯的消化道以外的癥狀和體征時常為功能性嘔吐。
鑒別機械性腸梗阻或麻痹性腸梗阻機械性梗阻時腹脹伴有明顯的腸型,腸鳴音亢進,可聞氣過水音,新生兒可以表現為陳發(fā)性哭鬧,嘔吐后哭鬧可暫時緩解。麻痹性腸梗阻時,腹脹但腸型不清,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新生兒往往沒有哭鬧,而表現為痛苦呻吟貌。但是,新生兒表現不典型,尤其是早產兒缺乏特異性的表現,這就要求臨床醫(yī)生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做出正確的處理。
4.胃鏡
新生兒常需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臨床應用較少。胃鏡檢查可以對粘膜充血、出血、水腫、潰瘍、瘢痕、腫瘤和先天畸形等情況進行直接的觀察,對某些食管、胃部疾病具有確診意義。(醫(yī)學教育網搜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兒科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