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15年第20期
問題索引:
一、【問題】智力低下病因?
二、【問題】智力低下臨床表現及分度?
具體解答:
一、病因
智力低下是指在發(fā)育時期內,智力明顯低于同齡水平,伴適應性行為的缺陷。
引起智力低下的原因很多,其中部分病因難以確定。據國外報道,重度智力低下20%~30%原因不明,輕度智力低下40%~55%。除了原因不明者以外,智力低下的病因非常復雜, 一般分為兩大類:①生物醫(yī)學因素,約占90%;②社會心理文化因素,約占10%。亦可按病因 的作用時間,分為出生前、出生時和出生后三大類。
1.生物醫(yī)學因素
(1)、出生前因素:遺傳性疾病,宮內感染,孕母嚴重營養(yǎng)不良或接觸理化毒物等。
(2)出生時因素:包括窒息、產傷等。
(3)出生后因素:包括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外傷、中毒、腦血管病、中毒性腦病;視、聽、 感覺等功能障礙;嚴重營養(yǎng)不良等。
2.社會心理因素主要由社會心理和感知覺剝奪等不良環(huán)境因素造成。尤其在智力發(fā) 育的關鍵期(一般4~5歲之前〕,則易造成智力低下。缺乏良好教育,嚴重的精神創(chuàng)傷、心理 挫折及家庭環(huán)境不良均可影響小兒智力的發(fā)育。
二、臨床表現及分度
一般依據IQ、適應性行為缺陷將MR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四級。有時為了方 便,將中度、重度、極重度統稱為重度。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主要表現如下:
1.輕度IQ為50~70,早年發(fā)育較正常兒略遲緩,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做事或循規(guī)蹈 矩,或動作粗暴。言語發(fā)育略遲,分析能力差,認識問題膚淺。學習成績較差。通過特殊教育 可獲得實踐技巧和實用的閱讀及計算能力。長大后可做一般性家務勞動和簡單工作。依賴性 強,不善于應付外界的變化,易受他人的影響的支配。能在指導下適應社會。
2.中度IQ為35 ~49,發(fā)育較遲緩。語言發(fā)育不全,吐詞不清,詞匯貧乏,抽象概念不易 建立。只能認識事物的表面和片斷現象。閱讀和計算困難。經過長期教育和訓練,可以學會 簡單的手工。
3.重度IQ為20~34,早年各方面發(fā)育遲緩。發(fā)音含糊,言語極少,自我表達能力極差。 抽象概念缺乏,理解能力低下。情感幼稚。動作十分笨拙。有一定的防衛(wèi)能力,能躲避明顯的 危險。經過系統的習慣訓練,可養(yǎng)成簡單的生活和衛(wèi)生習慣,但生活需要他人照顧。長大以 后,可在監(jiān)督之下做些很簡單的體力勞動。
4.極重度IQ低于20,對周圍一切不理解。缺乏語言功能。缺乏自我保護的本能,不能 躲避危險。感知覺明顯減退。手腳不靈活或終生不能行走。常伴多種殘疾。生活不能自理。
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15年第20期(word版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